朗朗读书声,科技正能量索尼安康图书馆、安全体验教室落户雅安
2013年12月11日,由索尼公司捐赠的索尼“安康图书馆”和“安全体验教室”正式落户四川雅安。今年4月,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索尼中国等索尼在华企业、投资机构、工厂及员工向雅安灾区捐款200万元人民币,为雅安中小学校捐建10个“索尼安康图书馆”及5个“索尼安全体验教室”,以改善灾区儿童的教学环境。同时,索尼公司将不仅从硬件上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也将通过有特色的科普实验课、科普影片等,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以及创造力,以“科技”助力,为孩子们的梦想注入正能量!
在“索尼安全体验教室”捐赠仪式上,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栗田伸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副秘书长乌振英、四川省儿童少年基金会负责人王洁琼以及雅安市妇联主席赵雅玲等来到现场,为“索尼安全体验教室”正式揭牌。至此,5个安全体验教室开始在雅安各中小学正式启用。
据悉,“安全体验教室”将通过“情景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向中小学生普及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自救知识,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中,学习到实用、有效的逃生自救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正确应对,将灾害损失降低至较小。在“索尼安全体验教室”中,没有日常上课用的桌椅板凳,而是配置了急救互救模拟演练系统、逃生急救设施、电子安全宝典、安全小博士以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等等各种安全常识的宣传展板。在现场,嘉宾们与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的孩子们一起体验了一堂“安全体验教学公开课”。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逃生自救演练,包括烟道逃生、灭火器模拟灭火、拨打报警电话、急救包扎等。演练后,学生们还与嘉宾一起,进行了简易担架制作及伤员搬运友谊赛。
活动当天,10个“索尼安康图书馆”也正式在雅安落户。在整洁、明亮的“索尼安康图书馆”中,小学生们进行了一场诗歌朗诵,与会嘉宾也在图书馆中与学生交流畅谈读书感受。令孩子们惊喜的是,在嫦娥三号即将着陆月球之际,“索尼探梦”科技馆的实验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气球火箭”实验课。他们向孩子们生动地讲解空气动力原理,跟孩子们一起制作“气球火箭”。同学们被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深深吸引,专心致志地亲手制作并一起体验神奇的实验效果,玩得不亦乐乎。被孩子们的热情感染,嘉宾们也加入其中,与孩子们一起制作,并进行了一场“气球火箭”的友谊赛,真切体验到了科学的快乐与魅力!
与此同时,为了丰富“索尼安康图书馆”的内容,“索尼探梦”科技馆还特别向孩子们赠送了“科普实验影片”系列光盘。独特、创新的趣味实验一直是“索尼探梦”的特色之一。开馆以来,“索尼探梦”已开发了200余个以力、热、声、光、电等科学原理为基础的趣味实验。“科普实验影片”将以此为基础,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到有趣、精彩的科学实验,通过寓教于乐的视频传播方式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中,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栗田伸树表示:“看到崭新的教室和图书馆投入使用,感到由衷地高兴。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一直以来,索尼公司秉承‘为了下一代’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致力于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雅安地震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索尼将不仅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还将利用索尼公司在科普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持续给孩子们带来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堂,帮助更多的中国青少年实现科学梦想!”
据悉,近年来索尼公司持续关注中国教育领域,利用自身科技积累提供有特色的教育援助。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持续投入“索尼探梦科技馆”、“索尼爱心助学工程”、“索尼海外学生交流计划”和“索尼学生设计工作坊”等公益项目。2000年于北京建立全球首家“索尼探梦”科技馆,向青少年展示“光与声音”的科学奥秘,13余年累计投入超过4.5亿元,为180万余名中国青少年带来了精彩神奇的科学体验。
同时,自2003年实施“索尼爱心助学工程”,帮助特定区域、特定群体小学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10年间累计投入800多万元人民币,捐助桌椅超过50,000套,黑板近2,200块,全国25省170余所小学的5万多名小学生从中受益。2013年全新科技助学项目——“索尼梦想教室”,已向北京、山西、陕西、云南、贵州等中国23个城市的25所小学捐赠具有索尼特色的多媒体教室。同时索尼公司组织员工、大学生志愿者亲身前往学校参加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索尼梦想课堂”,为超过1万5千名孩子送去了包括电脑、投影机、音箱、黑板、课桌椅等价值近40余万的教学设备。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副秘书长乌振英表示:“非常高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索尼公司共同携手,改善灾区儿童的学习环境,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奉献力量!同时,也很高兴地看到,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索尼公司不仅致力于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硬件环境,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创造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软环境。我们也向社会各界呼吁,共同关注、关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既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